看電影學外語–為何有效(以及為何實際上不太有效)

若上綱搜尋「提升語言能力的方法」。看電影學XX文一定是榜上有名。看電影不失是個無痛學習的途徑。但是如果我們具體計算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結果可是會令人大吃一驚。事實上,看電影一點都不是個高效的學習方式。
什麼?這怎麼可能,我有朋友靠著動漫學會日文啊?!我朋友看美劇學英文啊?! 是的,我可沒有說這方法不行不通,但在進入正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科普一下。

為什麼看電影有效?

喂!你剛不是才說看電影的效益很低嗎?是的,但是諷刺的是,這樣低效的方式通常還比參加語言課程有效得多。而究竟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再來複習形成記憶力的三個重要步驟:編碼、儲存、提取。
編碼的意思是將新知識轉化成大腦能儲存的形式,以提升記住的機率。編碼是記憶力生成最重要的階段。(可以看到編碼是第一步,如果第一步不做的話,後面不就很難再做下去了嗎?)

好的,讓我們一同回顧我們在求學階段是怎麼學新詞的?您重複朗誦一個詞很多次,並且希望自己可以記住,對嗎?是的,這正是此法行不通的原因。問題在於,這樣重複的過程中沒做到任何編碼,缺乏編碼的重複就是無謂重複。應該不難理解,無謂重複不但很痛苦,還很低效。

相反地,在觀賞電影的時候大腦無意間實行了對鞏固記憶力有效的活動,舉例如下

  1. 編碼:電影有不少圖像及聲光效果,電影正悄悄地把資訊編碼成影像、聲音等形式,無形中提升了我們的記憶力(謎之音:電影默默地幫你完成了記憶力最重要的一步,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2. 間隔重複:研究指出間隔重複勝過聚焦複習。看電影同時也是間隔重複的一種形式,因為常用詞彙會在不同時機中分散地出現。(而不是同一時間重複N次)。
  3. 沈浸其中:常用的詞彙或句法會出現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其實我們不知不覺讀了更多的句子,當然會比在學校上課更有效。
  4. 與情緒的連結:電影的情節往往會觸動情緒的連結,對於涉及情緒反應的情境大腦更是容易記住。

總結以上原因,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麼看電影學語言會這麼有效,那麼

為什麼看電影學語言不夠有效率?

我們一起來算一下時間。如果今天我找一個20分鐘的影片來看,我可以學會多少新詞?答案可能會出人意料,實際數據可能不會很精確,但平均來說20分鐘大概可以學會3個詞。我們蒐集這三個詞之後,接下來會怎麼做?把字寫到筆記本上?查字典?想辦法記起來?這三件事情需要再額外花多少時間?我算10分鐘好了。也就是說假如我們維持這樣的學習速度,一天30分鐘學3個字,再假設大家都是記憶大師,學過的字都不用複習也不會忘記(所以隔天不會有額外的複習時間),那一年大約可以學會1000個字,也就是說我需要5年的時間(在這個理想實驗室數據的估算下)才可以達到中等程度的流利(學會5000字)。人生苦短,這樣的學習速度顯然是行不通的,學一個語言就要花5年的時間,那怎麼成為多語者呢?

那到底該怎麼做才有效?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不少篇幅,但總體來說我可以簡單結論及建議如下

  1. 學習語言需要對記憶力的理論有基本的認識,才能事半功倍。記憶力三部曲:編碼、儲存、提取。
  2. 編碼是鞏固記憶力最重要的一環,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新詞彙用影像、聲音等編碼。
  3. 使用間隔複習軟體,如:ANKI
  4. 如果你的目標是學得越快越好,那麼學習的重點應該擺在單位時間內學習最多新詞彙。如果目標是要外語非常流利,那至少要學會一萬字以上(大部分的人的詞彙量遠小於這個數字,這也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遇到說得一口流利外語的人)。
  5. 看電影沒有什麼壞處,只是它不若想像中有效率。

tingriley
https://tingril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