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語教育缺漏的一塊拼圖–草寫體

名詞解釋。
Cursive意即草寫體,是大部分使用拉丁字母的國家會採用的書寫體。
Manuscript則是印刷會採用的字體。

大約2018年底,我請了一位英文家教。有一次她與我閒聊談到草寫體。她有點語帶抱怨地說:「在這裡教了六七年,從來沒有學校或學生主動提出要學草寫體」。她對此感到困惑不已,因為草寫是平常會用到的書寫體。當時我聽到的時候就說:「我啊!我想學呀!」。但她知道我早已學會,冷冷地說:「你自己上網找字體練吧!」(其實她背後的意思是,為什麼台灣人寫英文字是印刷體而非草寫)。這段對話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我也不以為意。後來我因為工作認識了比利時友人(母語是法文),她也講了一模一樣的話:「書寫的時候寫完一個字(詞)筆才可以離開紙張,這是很基本的手寫體要求」(以上對話跟我的英文家教講的完全一樣喔)。她也困惑不解:為何台灣人不寫草寫體?!

我還是不以為意,我是國中的時候因為覺得帥,自己練習草寫體的,但我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採用,除了偶爾寫卡片的時候賣弄一下我的字跡以外。前一陣子因為要準備考試,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考試是否有規定一定要用草書?當然我最後是沒有採用,因為草寫實在太難讀了。

今天問了兩位友人。第一位是美國同事。他表示:「是的!在小學時都有要求一定要寫草寫,日常生活中也是草寫為主,除了少數大寫字母不草寫比較好認也比較快。」。第二位就是上述的比利時友人,她說:「是的!在學校或在日常生活中一慮採用草寫體。」

好了!鋪陳了這麼多這到底有什麼重要?因為想起前陣子考試遇到的問題,我心血來潮搜尋了一下,寫草寫有什麼好處?不查還好,一查之下出乎意料的狀況出現了。草寫的好處居然有這麼多,還包含可以提升記憶力和降低拼字錯誤率。我的老天鵝啊!怎麼不早說。

以下簡單整理幾篇研究

  1. 研究指出「當學生以草書書寫時,這種書寫方式的本質讓他們更容易記憶和回想單字單位,不同於印刷體,草寫將一個單字的所有字母緊密連結在一起」。Montesinos, Lavoie, & Morin (as cited by Mario Asselin)
  2. 草書書寫為每個字母創造了獨特的運動模式,這可以幫助兒童發展獨特的運動記憶,尤其有益於減少印刷體中常見的字母反轉(如’b「和」d’)。Alston & Taylor (2017) and Roberts & Samuels (2019) (cited in The Study Nook)
  3. Wicki 等人 (引自 The Study Nook): 發展神經心理學》(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上發表的研究表明,草書書寫的連接性要求學生將字詞視為完整的單元,而不是單獨的字母,這可能會加強工作記憶過程。
  4. 閱讀技能發展: 神經影像研究顯示,在草書書寫過程中發展的神經通路,以互補的方式支援閱讀辨識模式(James & Engelhardt, 2012)。
  5. 部分研究指出,草寫體可提升書寫速度,書寫速度快才能跟上大腦的運作,建立良好的連貫性。

(上面我有的直接用翻譯軟體,語句不通順請見諒)
最後小結一下,從來沒有想過字體會對語言學習有重大的影響,難讀的草寫體居然對記憶力的提升有幫助。(其實滿合理的,因為字的連結性變強)。我曾經呼籲過:不要用逐字母的方式測驗單字,這會降低流暢度,大幅減低學習效率。我在打英文字的時候有時候會下意識subvocalize每個字母,這是一個很糟糕的壞習慣,因為它大幅降低了連貫性。但我打德法文都不會,以上是不是很諷刺呢?

從今天起,我的任何筆記都要寫草寫體。喜歡的人也可以開始自己玩玩吧!

tingriley
https://tingril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