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記憶力的方法-減少用筆

您在讀書時候是否有以下行為?

  1. 做筆記(讀書時候做的筆記,不是上課聽講寫的筆記)
  2. 劃重點
  3. 動筆寫很多次

您是否覺得這樣做很花時間而且知識根本進入不了長期記憶?
若有這些狀況的話其實是正常的喔!2013年的研究發現上述三點都是極為低效的學習方式[1]。

然而究竟是為什麼呢?

如果我們問自己為什麼要做筆記,我們會得到什麼樣的答案呢?不外乎,我要讀書獲得好成績呀!當然,但是如果靜下心來思考,應該不難發現,做筆記不過就是把知識從A地抄寫到B地,然後呢?我們記起來了嗎?我們好像期待做筆記會讓我們記住該記住的資訊,實際上常常事與願違。而做筆記的機會成本多大?也就是我們做另一個選擇-不做筆記會怎麼樣?應該不難想像,寫字很花時間,如果我們不做筆記,在同樣時間下如果我們採用分散學習、自己口述所學內容等,一定會有更好的記憶效果。

讀書的時候,為什麼我們要拿著色筆東畫畫、西畫畫?我也不知道,好像很多老師會這樣教。這個現象其實是一種錯覺,當我們頻繁動筆的時候給人一種忙碌的感覺,讓我們獲得一種好像完成不少壯舉的「成就感」。但事實上忙碌不等於有效,在你畫完重點後闔上書本問自己讀了什麼,多數的時候我們根本腦袋空空。再者,畫線的書本就會讓人把目光不停集中在畫記處,正好就是所謂「見樹不見林」這種看不見全貌的糟糕方法。

當一個知識點記不起來的時候,我們是否曾動筆抄寫N次?會!但我們到底為何這樣做?我一次記不住,難到抄寫100次可以延長記憶的時間100天嗎?諸多經驗都告訴過我們不可能的。既然辦不到為何還要做?我也不知道,大家都這麼做。

一位會說50幾種語言的神人被問到學習方法時,他提到自己讀書時幾乎從不做筆記。他的理由如下:存到長期記憶的才叫知識。如果不能記住,那麼筆記再多再漂亮又有何用呢?這聽起來是很簡單的道理,可是還真的被我們給忽略了,我們好像對學習過程的產物更為執著,也更在乎付出多少時間,但卻徹底忘記了學習的目標就是新的知識要進入長期記憶,才能算是學會了知識。當需要講法文的鯨魚 = la baleine時,我們沒有設法記住她[2]反而在筆記本畫上美麗的插圖,寫上工整的字跡。我們到底是在做什麼呢?

解方:丟掉你的筆,採用分散學習、使用間隔複習軟體、反向問自己書中的內容。

[1]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With Effec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Promising Directions From Cognitive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 鯨魚是母的(對!就算是一隻雄鯨魚還是母的),因為她是la,所以我說要記住「她」

參考連結

tingriley
https://tingril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