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反三?學習常見誤區
前些日子看到網友分析了數學教科書編排的缺點,心有戚戚焉。以下節錄部分內容大部分的數學教科書前面會有非常基本的定理、公式等,而章節最後會有習題。書中的習題有一大部分是需要大量解題技巧才能破解,幾乎不可能只靠理解基本的定理就自行推敲出答案,有些題目甚至需要用到後面章節的知識才能理解。神奇的是這些較為困難的部分在教科書反而只有簡單帶過,甚至沒有解答。感到挫折的學生只能額外尋求資源,例如補習班、付出額外時間或金錢找資料研讀或請教其他有經驗的人等。有沒有很荒謬?越是困難的知識不是應該花越多篇幅解釋嗎?但教科書卻是越難的部分資訊越少?期待大家都能舉一反三? 回到語言教學現場,這個情況也不遑多讓,例如只交給學生5000字,卻期待學生討論環境問題。還有一種題型,從前後文推理出某個字是什麼意思。有更甚者,標榜只要會國中的詞彙就能講出流利的英文。以上有沒有既視感?這不就和數學教科書一樣嗎? 因為教學這樣設計,讓學生誤以為無法從基本知識舉一反三是學生自己的問題。(例如自己不夠聰明或不夠懂)。事實上正好相反,沒學過的知識是不可能自己憑空變出來的,沒學過的知識或技能天才也不可能會,不是嗎? 沒學過畢氏定理,怎麼知道一邊3一邊4,斜邊就是5。就算可行,那這個成功模式如何被複製?同理,如果沒有學過萬花筒這個字,那要怎麼自己把kaleidoscope推理出來?沒讀過沒學過的文句自己就能憑空造出來而且跟母語人士一樣流利?如果可行的話,那是不是考卷換成阿拉伯文也能滿分了? 總結:不會的知識不會憑空而得,對於學習語言來說大部分卡關的問題就是根本沒學過、沒讀過、沒看過那個字/詞/句。因此,設法擴充自己腦袋中的語言資料庫才是學習語言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