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系友人的啟示

我有一個音樂系畢業的友人,一日我與她閒聊到練琴的事情。友人跟我分享了一個故事。假設今天有兩種練琴的方法。 1. 設定鬧鐘十分鐘,時間一到問自己練了什麼。為什麼這樣練?是要改進某個技巧?還是要學新技能? 2. 無腦練習某個技巧100次。 應該不難想像,方法二會比方法一花更多時間、更不輕鬆,效果也更差。但奇怪的是,人類不知不覺會偏好方法二。 為什麼?因為啊,大腦是個卑鄙邪惡的器官。啊!沒有啦。因為方法一會消耗腦力,但方法二不太會。邪惡的大腦不想學習,時時刻刻都想省電。而更可惡的是,即使知道這些理論還是會被大腦騙了。甚至專門研究腦科學的學者也不能倖免。 所以呢!世界上大部分勉人努力向上的名言基本上都不太適用,因為那就是方法二,N倍的時間1/N的效率(總產出1/N^2),但人類(的身體)很能吃苦,還樂此不疲。 好了,最後幫大腦平反一下,它還是需要幫你省電,否則你就活不了了。

不適合用來學習外語的材料

這篇算是我的個人意見。 新聞:我相信不少人會用新聞作為閱讀或聽力的材料。但其實這個作法有幾個缺點。(1) 新聞是報導當地發生的實事,對於不住在該國的人不了解其背景,當然也無法了解來龍去脈。(2) 新聞有大量政經議題,我們並不清楚當地政府機關編制、法案或政治人物的姓名,這些背景知識才是我們看不懂新聞的主因。以至於我們無法專心在語言身上。 電影:電影也是很多人用來學習外語的材料,但它也有不少缺點。(1) 看電影應該是為了娛樂,如果看電影要一直停下來查字典那不是就無法享受劇情了嗎?(2) 電影的台詞通常經過設計,不一定是日常生活用語。(3) 如果看電影20分鐘,可能還聽不到幾句話,太耗費時間。 (部分) 文學作品(1) 很多文學名著太古老(2) 文學作品通常會玩字以及有大量高階不實用的形容詞(3) 文學作品受當地文化影響甚深,如果對當地文化沒興趣或沒涉獵那自然就讀起來無趣,當然也不懂其意。 所以我都不會用那些東西嗎?我會讀當地新聞,會看電影及文學作品但這些都不是我學習的「主食」。我的作法大致如下1. 新聞:盡量不選擇政治新聞看2. 電影:選擇短篇影集,很累不想學語言的時候看(好像有點矛盾)3. 文學作品:不要選太古老的或者涉及太多文化背景的(例如大量希臘神話的作品可能就不適合)。

認知負荷

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是指工作記憶資源的使用量。 資訊只有在首先被工作記憶注意和處理後,才能存儲在長期記憶中。然而,工作記憶的容量和持續時間都極其有限。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限制會阻礙學習。 若認知負荷很大,那工作記憶一下子就會被占滿,新的知識就無法進入長期記憶。而工作記憶只有少得可憐的量,且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因此,降低認知負荷是學習新知識非常重要的一環。一般初學者教材的編纂,即使是最簡單的例子,通常仍不符合以上原則,這樣造成學習者認知負荷太大,降低了學習效率以及徒增挫折感。 例子:(法文第一課)🧒:bonjour! comment ça va? (早安!你好嗎?)👧:ça va très bien et toi? (我很好!你呢?)認知負荷過重!是的,第一課就認知負荷太重了。為什麼?首先工作記憶只有很少很少的量,多少?5-9個單位。bonjour bon = 好jour = daybon = 陽姓形容詞jour 是陽性comment = howça = itva = goes (動詞要變六位)接下來還要記發音:bonjour!

Continue reading認知負荷

V2 語序

在德文中採用一個較為奇怪的V2語序。故名思義,動詞在句子中的第二位。 例子: Ich lerne heute Deutsch. (我學今天德文)Heute lerne ich Deutsch. (今天學我德文)而當有子句的時候,V2在哪裡呢?例子:Während ich in Deutschland bin, lerne ich viel Deutsch.其中逗點前整句話就是所謂的第一位。而動詞lerne就是在第二位了。

動詞變位–換個角度就能學得更好

動詞變位是非常重要的文法概念,但很可惜,在(中文的)英文教科書很少提到這個詞。而「變位」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變位(conjugation)是指動詞根據人稱、數、性、時態等的不同而產生的詞形變化。變位是屬於動詞的特有範疇。好像越解釋越聽不懂,我們直接來看例子吧! 如果翻開(中文的)英文文法書你會看到這樣的描述:現在簡單式搭配一般動詞 ,如果主詞是「第三人稱單數」(he, she, it),動詞字尾要加 -s / -es / -ies 變化。對中文為母語的我們一定覺得這莫名其妙,於是學生舉手問老師:為什麼第三人稱要加s?這邏輯上不是多餘的嗎?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還需要再知道一個名詞叫做「屈折語」。屈折語的特點就是,語序有豐富的彈性,而因為語序沒有一定的限制,人稱和動詞需要保有一制性而達到雙向容錯的機制。白話文的意思就是每個人稱的動詞都不一樣。 以下我試圖用中文來表達。因為六個人稱動詞都不同,那我假設中文也是如此,動詞變化就是後面加上詞尾變化,假設是用數字好了。如果要說「我走」我就要說「我走一」,「你走」就是「你走二」,以此類推。下表是所有的情況 我走(一) 我們走(四) 你走(二) 你們走(五) 他走(三) 他們走(六) 而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前面有提到這是一個容錯的機制。舉例來說,當我聽到了「走三」我馬上就知道了這句話是在講「他」而不是別人,即使沒聽到他這個字也無所謂,因為「走三」是他的動詞變化,而不是其他人的。而這裡所舉例的「三」就相當於英文裡要加s的概念。當一個人聽到了xxx walks,表示是一個人或一隻狗等等,而不可能是多個人或一群羊。好的,問題又來了,為什麼英文只有第三人稱要變化?這只是因為語言經過很多變化最後簡化成只剩下第三人稱要變化。 這給了我們什麼啟示?1. 中文並不是屈折語,動詞變化是中文沒有的概念。與其強調第三人稱單數要加s,不如跟學生解釋「變位」是什麼,以及六個動詞都不一樣是屈折語的特色。事實上從上面的例子可以得知,重點並不是要不要加s,而「變位」才是原因。2. 心血來潮的我分別用德法文搜尋了英文教學的部落格看到他們是這樣編教材的 中 德 法 英 我說 ich

Continue reading動詞變位–換個角度就能學得更好

直白的歐洲語言

[中] 現任總統 [英] incumbent president [德] amtierender Präsident [法] président en exercice ​翻譯一下 [德] 正在採取行動的總統 [法] 正在做事的總統 本來以為德文已經夠白話了,看到法文的翻譯真的讓我笑出來。 好喜歡歐洲的語言,因為真的好直白。

為什麼還是記不起來?因為你超出短期記憶範圍了

關於記憶力的描述有個很傳神的比喻:記憶力像一座水庫。水庫很大,可是入口卻很窄。這裡的水庫指的就是長期記憶,而入口就是短期記憶。水庫的入口到底窄到什麼程度?窄到一次只能允許5~9滴水進入。而多出來的水怎麼辦?當然就是漏出去,永遠也進不了水庫了。 而這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在我們學習外語的時候課本可能會有這樣的資訊 說(動詞) je dis (我說) tu dis (你說) il, elle, on dit(他/她說) nous disons(我們說) vous dites(你們/您說) ils, elles disent(他們說) 於是我很認真做到書桌前開始認真:默寫/重複讀誦等。20分鐘過去了我還是沒記起來,而就算我記起來了,隔天又要學第二個表 je peux tu peux il, elle, on peut nous

Continue reading為什麼還是記不起來?因為你超出短期記憶範圍了

為什麼你不該讀原文書?為什麼你不能輕鬆讀懂外文書?

首先,詞彙是評估語言能力的重要指標。那麼到底要會多少字(詞)才能讀懂一般普通的書籍呢?關於這個議題大部分的人會引用知名學者Paul Nation的研究5000 words allow you to understand about 98% of most ordinary texts (Nation (1990) and Laufer (1997)).注意,這裡說的是一般普通的書籍。但Nation在另一篇論文中指出如果是原文素材(給一般母語者看的材料),則需要8000~9000字。If 98% coverage of a text is needed for unassisted comprehension, then a

Continue reading為什麼你不該讀原文書?為什麼你不能輕鬆讀懂外文書?

為什麼你學不會文法?如何修正這個問題?

相信以下這些案例大家都不陌生(1) 學了六年的文法,還是忘記第三人稱單數要加s(2) 永遠搞不清楚什麼時候及為什麼需要時態變化(3) 語序錯誤,常寫出中式英文 回顧求學的經歷,確實只有非常少數的人透過學校教育而能完美流暢地使用外語,因此也有不少人建議,那乾脆別學文法了。透過大量閱讀或聽力讓自己沈浸其中,久而久之便能水到渠成,自然掌握語言了。 事實上,會有這些狀況通常不是大家的錯,而是在於教科書的編排以及教法「強人所難」導致。 接下來我將分析原因及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實例:德文文法課He buys the child a table. = Er kauft dem Kind einen Tisch. 這樣一句簡單的話其實隱藏了至少四個文法細節 (1) Er kauft —> 動詞變位 (2) dem Kind —> 名詞變格(與格)

Continue reading為什麼你學不會文法?如何修正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