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系友人的啟示

我有一個音樂系畢業的友人,一日我與她閒聊到練琴的事情。友人跟我分享了一個故事。假設今天有兩種練琴的方法。 1. 設定鬧鐘十分鐘,時間一到問自己練了什麼。為什麼這樣練?是要改進某個技巧?還是要學新技能? 2. 無腦練習某個技巧100次。 應該不難想像,方法二會比方法一花更多時間、更不輕鬆,效果也更差。但奇怪的是,人類不知不覺會偏好方法二。 為什麼?因為啊,大腦是個卑鄙邪惡的器官。啊!沒有啦。因為方法一會消耗腦力,但方法二不太會。邪惡的大腦不想學習,時時刻刻都想省電。而更可惡的是,即使知道這些理論還是會被大腦騙了。甚至專門研究腦科學的學者也不能倖免。 所以呢!世界上大部分勉人努力向上的名言基本上都不太適用,因為那就是方法二,N倍的時間1/N的效率(總產出1/N^2),但人類(的身體)很能吃苦,還樂此不疲。 好了,最後幫大腦平反一下,它還是需要幫你省電,否則你就活不了了。

不適合用來學習外語的材料

這篇算是我的個人意見。 新聞:我相信不少人會用新聞作為閱讀或聽力的材料。但其實這個作法有幾個缺點。(1) 新聞是報導當地發生的實事,對於不住在該國的人不了解其背景,當然也無法了解來龍去脈。(2) 新聞有大量政經議題,我們並不清楚當地政府機關編制、法案或政治人物的姓名,這些背景知識才是我們看不懂新聞的主因。以至於我們無法專心在語言身上。 電影:電影也是很多人用來學習外語的材料,但它也有不少缺點。(1) 看電影應該是為了娛樂,如果看電影要一直停下來查字典那不是就無法享受劇情了嗎?(2) 電影的台詞通常經過設計,不一定是日常生活用語。(3) 如果看電影20分鐘,可能還聽不到幾句話,太耗費時間。 (部分) 文學作品(1) 很多文學名著太古老(2) 文學作品通常會玩字以及有大量高階不實用的形容詞(3) 文學作品受當地文化影響甚深,如果對當地文化沒興趣或沒涉獵那自然就讀起來無趣,當然也不懂其意。 所以我都不會用那些東西嗎?我會讀當地新聞,會看電影及文學作品但這些都不是我學習的「主食」。我的作法大致如下1. 新聞:盡量不選擇政治新聞看2. 電影:選擇短篇影集,很累不想學語言的時候看(好像有點矛盾)3. 文學作品:不要選太古老的或者涉及太多文化背景的(例如大量希臘神話的作品可能就不適合)。

直白的歐洲語言

[中] 現任總統 [英] incumbent president [德] amtierender Präsident [法] président en exercice ​翻譯一下 [德] 正在採取行動的總統 [法] 正在做事的總統 本來以為德文已經夠白話了,看到法文的翻譯真的讓我笑出來。 好喜歡歐洲的語言,因為真的好直白。

為什麼還是記不起來?因為你超出短期記憶範圍了

關於記憶力的描述有個很傳神的比喻:記憶力像一座水庫。水庫很大,可是入口卻很窄。這裡的水庫指的就是長期記憶,而入口就是短期記憶。水庫的入口到底窄到什麼程度?窄到一次只能允許5~9滴水進入。而多出來的水怎麼辦?當然就是漏出去,永遠也進不了水庫了。 而這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在我們學習外語的時候課本可能會有這樣的資訊 說(動詞) je dis (我說) tu dis (你說) il, elle, on dit(他/她說) nous disons(我們說) vous dites(你們/您說) ils, elles disent(他們說) 於是我很認真做到書桌前開始認真:默寫/重複讀誦等。20分鐘過去了我還是沒記起來,而就算我記起來了,隔天又要學第二個表 je peux tu peux il, elle, on peut nous

Continue reading為什麼還是記不起來?因為你超出短期記憶範圍了

學習新語言初期我不會學的東西

教科書會出現的問句1.你好/你好嗎?2.你幾歲?3.現在幾點?4.今天星期幾?5.今天幾月幾號?理由:其一,對初學者來說,這些句子仍然太難,不但要記字/句還有文法要學,大腦忙不過來的。其二,大部分不實用,例如你幾歲,這問題在很多文化中都是相當不禮貌的。 詞彙1. 動物2.植物3.身體部位4.職業名稱5.國家名稱理由:幾乎不會用到,這些東西等我們達到更高程度的時候可以駕輕就熟,不用在初期浪費時間。

為何成年人不擅長學習新語言

原文: https://bigthink.com/neuropsych/learning-new-language-adults/ 近期研究指出幼兒未成熟的前額葉皮質可能是他們較成人容易學習語言的原因 學習取決於兩個不同的記憶系統,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和非陳述性記憶(non-declarative memory)。 陳述性記憶描述了記憶具體信息(例如,事實和事件)。(大人所擅長) 非陳述性記憶描述了獲得技能和無意識或隱性知識、反應和習慣——比如彈鋼琴、害怕蜘蛛或提升球技。(小孩所擅長) 不幸的是這兩種記憶系統有時會相互競爭資源。 這和語言學習有什麼關聯呢?表面上看來,語言學習似乎是基於陳述性記憶系統,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語言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非陳述性記憶。但大部分語言的規律是基於一種機率分佈,而不是精確的規則。 成年人在學習一門新語言時,往往會依賴前額葉皮層。但當非陳述性系統起主導作用時,學習效率才能獲得提升。也就是說如果能關閉前額葉皮層,就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如何關閉前額葉皮質:研究顯示從事短時間的體力活動能減緩前額葉皮層的運作。設身處地感受語言將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常見的低效學習方法

原文:https://studentnews.manchester.ac.uk/2021/04/29/highlighting-doesnt-work-heres-what-does/ 節錄重點1. 在書上畫線:畫重點是常用的教學方式,也是很多人常用的學習方法,但2013的研究指出畫重點對學習不但無效,還可能有害。原因是無行中降低推理或連結的能力(見樹不見林)2. 做摘要筆記:可能稍微比畫線或重複讀來得有效,但也不是最有效率的。3. 重複讀誦:分散學習的效果比集中學習來得有效。(類似概念: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那什麼才有效?主動學習:意思是讀過內容後,闔上書本問自己學了什麼,然後再對答案可用一些工具幫忙如ANKI/Quizlet等。 總結:有效的學習法有兩個特質1. 違反直覺2.懶惰的大腦不喜歡對付第一個很簡單,把學校教的反著做第二個就有點困難,但或許可以這樣,當你做一件事已經熟練到不用思考的時候,那就得小心了,表示大腦進入節能模式,趕快把它叫醒,否則再下去就是退步的時候了。

隨筆 — 天賦和努力都被高估了

最近看到一個部落格文章引用了這樣的實驗 科學家將學生分成兩種實驗對象。第一組的學生老師上課學完後,當天立刻複習,並讓學生意識到今天教的內容,未來是要考試的,並且有計畫地每天做類似題目(一個禮拜)。 第二組的學生,老師照常上課,但並沒有說要考試!直到一個禮拜後,考前1小時,突然跟學生說:「等等我們要考試,給你們一點時間回憶一下吧!」再發上週教材下去。 猜猜看,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結果如何呢? 令人驚訝的是:答案是第二組成績較好。 科學家這才發現,原來人每天學習,會讓人陷入固定思維,專有名詞叫「定勢效應」。而第二組的學生,雖然隔了一個禮拜沒有學習,但空白的時間,大腦反而可以無意識的重新建構知識,等到考試前夕,要求學生複習,讓學生「回憶」,意外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求學階段有沒有一種人,他們沒做什麼可是卻有非常好的成績。為什麼?這些人是天才嗎?不是的,說不定他們的IQ還比諸位更低喔!什麼?豈有此理?對,就是有理.部分答案就在上面的實驗中。而另外一部分答案在後面這本書中。 我很喜歡一本書叫做”一萬小時的神奇威力”,但是我不太喜歡旁人為這本書下的註腳。在中文版的推薦序文中,更有這樣的一段話,「這本書點醒了我,我不是天才,只是比別人更努力,所以才可以換來成功。」我以為這是理解不足才會下的結論。一直以來天賦和努力到底哪個重要總是充滿喋喋不休的爭論,而我正好非常不喜歡這樣的二元對立思維。因此,我想藉由自身經驗來為這本書做一些不同的詮釋。(相關的書籍還有刻意練習等)。對此,我提出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決定成敗的關鍵跟天賦和努力都沒關係呢? 首先,我必須從作者自身的經歷說起。書中一開始作者道出他成長的經歷,小時候他從不打桌球的父母買了一張乒乓球桌,而且是很高級、專業的比賽球桌。(他的父母並無意栽培他成為選手,也不知購買的理由)。作者家有個超大車庫剛好可以擺下球桌,他有一個大他兩歲的哥哥,兄弟兩沒事就在車庫中打球。他們從小就會互相比速度,比如一方打出刁鑽的球,另一方設法回擊。上了小學後,他們的體育老師也是桌球專業,並致力於培養新秀,且讓他們加入英國唯一個24小時的俱樂部打球。作者自己對學校的課業也興趣缺缺,所以投入大量時間在俱樂部打球。而在作者進入國家隊後,又接受中國桌球隊教練的科學化訓練,讓他球技大幅進步,最終他成為兩次打進奧運的選手。回顧作者的運動生涯,是否讓你感到驚奇,原來作者何其幸運具備了一切成功的條件。這也可以解釋為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老生常談。 這裡帶出第一個問題一個可能的解答,為什麼有些人都在睡,可是他還第一名?啊人家10年前學過你現在才開始學的東西啊!先學過了為什麼要告訴你呢?有興趣的話可以搜尋俄羅斯四歲女孩會八語。她小時候在父母栽培下無痛地學會八語,對不起當大家辛苦對抗遺忘曲線的時候她輕鬆在家自學第九語。(人生真是不公平呀)。想要造出多語寶寶的父母可以參考她母親的做法,很簡單,一個語言每天找一個母語者陪小孩玩一小時,一天最多四個語言。(算一算這樣父母需要超大的財力。嗯,還是算了吧)。落後小女孩十年的語言能力大概只有超記憶症才有可能超越吧(超記憶症的機率大約近億分之一) 再回到書中,天時地利無法被掌控,能控制的只有人和,所以作者才引出一萬小時定律以及刻意練習等概念,告訴讀者該做什麼才能有效進步。在刻意練習的核心概念中,其實只是在表達,多數人因為不了解大腦的運作而沒有達到有效率的練習(沒有刺激活絡大腦所以沒有進步)。 而我以為,過去因為缺乏這些科學知識,很多人很努力很辛苦,可是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不但身體受苦了,心理也疲乏無力。而我不喜歡的正是這本書中也一直在偷渡類似觀念,好像是在說有做到刻意練習的人就是比別人辛苦比別人努力的人。就因為科學研究以及知識的普及流通,人們得以更清楚知道該如何練習才能有效進步。當我們配合著大腦運作的方式練習不但可以變得輕鬆又更快達到目標,怎麼會輕易和成功就是比別人更努力的古老觀念畫上等號呢? 這幾年來,我研究了一些多語者的學習歷程,驚訝地發現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其一,很多多語者是在學校語言成績最差的人(天分最低)。其二,多語者大都成年後才學第二甚至第一外語。而第三點就更玄了,多語者大部分有其他的職業,他們一天大概只花一小時學語言。為什麼?憑什麼天賦低(至少在學校時如此),也沒比較努力的人可以有好幾倍的學習效果?很簡單,他們離開學校後改變了學習方法,不約而同地用了所謂的間隔記憶法,一個對記憶力很有效的方法(這就是刻意練習的概念)。而多數多語者充滿熱情的學語言,他們一點都不辛苦,也不覺辛苦。對照書中概念,這些例子正鼓舞著我,原來學習方法對人有那麼大的影響。而求學階段的某些同學,看似沒做什麼,卻可以大幅領先同儕,這些都是有科學根據的。如一開始說的實驗。 最後我想給這些概念一些新的詮釋,成功不在天賦或努力而在於正確而有效率的練習。有一句話說別人比你聰明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努力。而我從不這樣看,別人比你聰明或努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比你聰明也不若你努的人居然學得比你快。

關於完美口音,你沒做到的事情

這個影片是個非常好的教材,也提出不少我們過去可能不曾想過的點. 節錄點如下: 要做到完美口音,需要練習的不是只有嘴型或發音,還有所謂的placement 在講不同語言的時候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音高,也改變了音色. 當共鳴的位置不正確時,即使發音非常完美,那也會顯得不討喜,也就是大家所謂的有口音. 要達到完美口音非常困難,但如果能掌握影片中的原理就能更接近目標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