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反三?學習常見誤區

前些日子看到網友分析了數學教科書編排的缺點,心有戚戚焉。以下節錄部分內容大部分的數學教科書前面會有非常基本的定理、公式等,而章節最後會有習題。書中的習題有一大部分是需要大量解題技巧才能破解,幾乎不可能只靠理解基本的定理就自行推敲出答案,有些題目甚至需要用到後面章節的知識才能理解。神奇的是這些較為困難的部分在教科書反而只有簡單帶過,甚至沒有解答。感到挫折的學生只能額外尋求資源,例如補習班、付出額外時間或金錢找資料研讀或請教其他有經驗的人等。有沒有很荒謬?越是困難的知識不是應該花越多篇幅解釋嗎?但教科書卻是越難的部分資訊越少?期待大家都能舉一反三? 回到語言教學現場,這個情況也不遑多讓,例如只交給學生5000字,卻期待學生討論環境問題。還有一種題型,從前後文推理出某個字是什麼意思。有更甚者,標榜只要會國中的詞彙就能講出流利的英文。以上有沒有既視感?這不就和數學教科書一樣嗎? 因為教學這樣設計,讓學生誤以為無法從基本知識舉一反三是學生自己的問題。(例如自己不夠聰明或不夠懂)。事實上正好相反,沒學過的知識是不可能自己憑空變出來的,沒學過的知識或技能天才也不可能會,不是嗎? 沒學過畢氏定理,怎麼知道一邊3一邊4,斜邊就是5。就算可行,那這個成功模式如何被複製?同理,如果沒有學過萬花筒這個字,那要怎麼自己把kaleidoscope推理出來?沒讀過沒學過的文句自己就能憑空造出來而且跟母語人士一樣流利?如果可行的話,那是不是考卷換成阿拉伯文也能滿分了? 總結:不會的知識不會憑空而得,對於學習語言來說大部分卡關的問題就是根本沒學過、沒讀過、沒看過那個字/詞/句。因此,設法擴充自己腦袋中的語言資料庫才是學習語言的當務之急。

如何練習口說?為什麼你沒辦法說?

常常有人抱怨我們的語言教育忽略了說的能力,導致我們都不會說或不敢說。但老實說,這樣的觀察對也不對。要探究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來看一些例子。如何定義流利地說?以下是我個人的定義基本流利:能表達意見、獲取所需資源。白話一點來說,能解決大部分生活問題,不至於在國外餓死就是達成基本流利。非常流利:請注意!非常是個強烈而武斷的字眼,非常流利在我的定義就是母語能表達的外語就要能表達,而且很少犯錯。達到這樣的程度的人我們就可以說他近乎母語人士般流利。(在這定義下,敝人也沒有真正非常流利) 好的!如何達成基本流利?我們來舉個實例好了。題目:你有什麼興趣嗜好嗎?(來我們先用中文回答)答案:我喜歡運動、攝影和做菜。(非常棒100分)(接下來我們換到英文試試看) 假設我們只有國中程度的英文Q:Do you have any hobbies?A:I love sports, … and cooking. 看出問題了嗎?啊糟糕,攝影怎麼講,沒學過呀!對的,沒學過的字(詞)不會因為我多練習說就被創造出來,到頭來根本的問題在於詞彙根本學得太少就想要練習說。這樣不但不可能流利還會花費不必要的時間。研究指出要達到基本流利至少需要會5000個字(詞),這樣的量在台灣課綱是高中畢業才具備的程度。再來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因素就是母語是什麼會大幅影響學外語的速度(這好像是廢話),很多歐洲人也會說台灣人怎麼都不太會說英文呢?No offense!但我要來嗆,歐洲大部分國家的人母語都和英文有不少共通詞彙,但是中文確實是個很特殊的語言,中文和英文重疊的詞彙幾乎是0%,就算是外來語也是盡量能用意譯就不用音譯。這樣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假設歐洲國家一樣學5000字好了,問題是他用母語搞不好可以再補上3000字,那就8000字啦!8000字當然就可以流利了。不知道大家有沒看過一則漫畫,是在講人生起跑點不同,這就人生起跑點不同真實版!再來,中文和英文的邏輯也是大相徑庭,我們不只詞彙重疊率0%,邏輯重疊率也0%,那我是要怎麼流利? 好的!基本題練完了,我們來進階題題目:氣候變遷的影響是什麼?請舉例說明(一樣中文來一次)答:氣候變遷對環境、社會或經濟都產生不少影響。環境的變化造成生物多樣性降低、全球暖化及農業危害。(非常棒100分)(接著我們用台語講一次看看)有沒有發現其實已經有點小難,尤其生物多樣性要怎麼翻譯?不過整體來說應該是可以翻出正確的句子。(台語的部分我給自己90分好了) (接下來英文版)What ar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Please give examples.Climate change has a wide range

Continue reading如何練習口說?為什麼你沒辦法說?

動詞變位–換個角度就能學得更好

動詞變位是非常重要的文法概念,但很可惜,在(中文的)英文教科書很少提到這個詞。而「變位」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變位(conjugation)是指動詞根據人稱、數、性、時態等的不同而產生的詞形變化。變位是屬於動詞的特有範疇。好像越解釋越聽不懂,我們直接來看例子吧! 如果翻開(中文的)英文文法書你會看到這樣的描述:現在簡單式搭配一般動詞 ,如果主詞是「第三人稱單數」(he, she, it),動詞字尾要加 -s / -es / -ies 變化。對中文為母語的我們一定覺得這莫名其妙,於是學生舉手問老師:為什麼第三人稱要加s?這邏輯上不是多餘的嗎?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還需要再知道一個名詞叫做「屈折語」。屈折語的特點就是,語序有豐富的彈性,而因為語序沒有一定的限制,人稱和動詞需要保有一制性而達到雙向容錯的機制。白話文的意思就是每個人稱的動詞都不一樣。 以下我試圖用中文來表達。因為六個人稱動詞都不同,那我假設中文也是如此,動詞變化就是後面加上詞尾變化,假設是用數字好了。如果要說「我走」我就要說「我走一」,「你走」就是「你走二」,以此類推。下表是所有的情況 我走(一) 我們走(四) 你走(二) 你們走(五) 他走(三) 他們走(六) 而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前面有提到這是一個容錯的機制。舉例來說,當我聽到了「走三」我馬上就知道了這句話是在講「他」而不是別人,即使沒聽到他這個字也無所謂,因為「走三」是他的動詞變化,而不是其他人的。而這裡所舉例的「三」就相當於英文裡要加s的概念。當一個人聽到了xxx walks,表示是一個人或一隻狗等等,而不可能是多個人或一群羊。好的,問題又來了,為什麼英文只有第三人稱要變化?這只是因為語言經過很多變化最後簡化成只剩下第三人稱要變化。 這給了我們什麼啟示?1. 中文並不是屈折語,動詞變化是中文沒有的概念。與其強調第三人稱單數要加s,不如跟學生解釋「變位」是什麼,以及六個動詞都不一樣是屈折語的特色。事實上從上面的例子可以得知,重點並不是要不要加s,而「變位」才是原因。2. 心血來潮的我分別用德法文搜尋了英文教學的部落格看到他們是這樣編教材的 中 德 法 英 我說 ich

Continue reading動詞變位–換個角度就能學得更好

為什麼你不該讀原文書?為什麼你不能輕鬆讀懂外文書?

首先,詞彙是評估語言能力的重要指標。那麼到底要會多少字(詞)才能讀懂一般普通的書籍呢?關於這個議題大部分的人會引用知名學者Paul Nation的研究5000 words allow you to understand about 98% of most ordinary texts (Nation (1990) and Laufer (1997)).注意,這裡說的是一般普通的書籍。但Nation在另一篇論文中指出如果是原文素材(給一般母語者看的材料),則需要8000~9000字。If 98% coverage of a text is needed for unassisted comprehension, then a

Continue reading為什麼你不該讀原文書?為什麼你不能輕鬆讀懂外文書?

未來式

你知道嗎?英文其實是沒有未來式的喔! 且慢!怎麼可能?那will/is going to 不就是表示未來嗎? 是的!但就”式”的嚴格定義來說,有涉及動詞詞尾變化的才能稱為”式“或“時態” 而英文是用助動詞–will表示未來 德文也是一樣,使用werden及六個人稱的不同動詞代表未來 而法文的未來式涉及動詞詞尾變化,這樣才能稱為未來式. 其他詳細說明請見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