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速度差異

L1: first languageL2: second language以台灣人為例,L1就是中文、L2可能是英文或其他外語。 母語人士跟非母語人士閱讀速度差多大?多年前我與美國老師測試,我大約只有她1/4的速度。當時覺得很挫折,因為我一直以為我速度不算太慢,沒想到居然差這麼多。我們一同來看幾個科學研究 1. 非母語人士閱讀速度比母語人士慢(廢話),有些研究指出即使是外語程度相當好的人,依舊可能只有母語人士1/3的閱讀速度。 (與我的實驗結果相當)Slower L2 Reading: L2 reading is generally slower than L1 reading, even for highly proficient L2 readers. Some studies estimate that L2

Continue reading閱讀速度差異

我們與母語人士的距離

幾年前我問過我的美國老師:「母語人士能不能讀懂國家地理雜誌?」。她回答:「一個受過一般教育的人應該要100%理解?」。現在想想,我的老師回答得真是客氣,而我怎麼會問這種笨問題呢?這個問題相當於在問:母語是中文的人能不能讀懂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當然可以啊!大概小學生的中文程度就足夠了吧? 每個學習外語的人都曾懷有雄心壯志,常見的期待像是「我想要近乎母語人士般流利」、「我要讀魔戒英文版」、「我看電影不用字幕」。而在學習至一定程度遭遇瓶頸產生自我懷疑時,我們就開始自我催眠:嗯!這本書好難喔!母語人士應該也讀不懂吧!啊!這個字很少用耶!德國人也不會吧! 我來告訴大家殘酷的事實,別鬧了!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強。 數年前,我心血來潮,搜尋高級中文測驗之類,找到一個線上成語測驗網站,裡面大約有50題,我在隨意滑手機的時間內做完,最後錯一題(因為我看太快)。做完之後我感到困惑不已。蛤?!就這樣?這樣叫高階中文?裡面的題目頂多我們小學程度,後來仔細一看才發現,喔~原來這是給非母語人士考的。(可以理解如果外國人能有這樣程度的中文,我會給他非常高的評價) 由以上例子簡單類比,可以得知原來非母語人士跟母語人士有這樣巨大的差別。語言測驗大約會有60~80分鐘的時間,60分及格,但母語人士只用大約5分鐘解決,而且隨便都超高分。80分鐘跟5分鐘,差距是16倍,別懷疑就是差這麼多。(而且非母語人士可能是低空飛過) 我曾聽過外國網紅問:「去銀行時要寫大寫中文數字,你們也覺得難嗎?」有沒有發現,他跟我問的問題如出一轍。 要難倒母語人士的書/字詞,必定是很少很少,舉個例子來說,金庸小說文句算困難的吧!但母語人士讀起來有沒有障礙?會需要查字典嗎?不會吧! 我們讀中文有多輕鬆多快,美國人讀英文就多輕鬆,德國人讀德文就多快。一篇短篇社群網路文章,母語人士一眨眼的時間就讀完,沒錯母語人士就是那麼強,而我們就是離他們那麼遠。

國內外語教育缺漏的一塊拼圖–草寫體

名詞解釋。Cursive意即草寫體,是大部分使用拉丁字母的國家會採用的書寫體。Manuscript則是印刷會採用的字體。 大約2018年底,我請了一位英文家教。有一次她與我閒聊談到草寫體。她有點語帶抱怨地說:「在這裡教了六七年,從來沒有學校或學生主動提出要學草寫體」。她對此感到困惑不已,因為草寫是平常會用到的書寫體。當時我聽到的時候就說:「我啊!我想學呀!」。但她知道我早已學會,冷冷地說:「你自己上網找字體練吧!」(其實她背後的意思是,為什麼台灣人寫英文字是印刷體而非草寫)。這段對話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我也不以為意。後來我因為工作認識了比利時友人(母語是法文),她也講了一模一樣的話:「書寫的時候寫完一個字(詞)筆才可以離開紙張,這是很基本的手寫體要求」(以上對話跟我的英文家教講的完全一樣喔)。她也困惑不解:為何台灣人不寫草寫體?! 我還是不以為意,我是國中的時候因為覺得帥,自己練習草寫體的,但我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採用,除了偶爾寫卡片的時候賣弄一下我的字跡以外。前一陣子因為要準備考試,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考試是否有規定一定要用草書?當然我最後是沒有採用,因為草寫實在太難讀了。 今天問了兩位友人。第一位是美國同事。他表示:「是的!在小學時都有要求一定要寫草寫,日常生活中也是草寫為主,除了少數大寫字母不草寫比較好認也比較快。」。第二位就是上述的比利時友人,她說:「是的!在學校或在日常生活中一慮採用草寫體。」 好了!鋪陳了這麼多這到底有什麼重要?因為想起前陣子考試遇到的問題,我心血來潮搜尋了一下,寫草寫有什麼好處?不查還好,一查之下出乎意料的狀況出現了。草寫的好處居然有這麼多,還包含可以提升記憶力和降低拼字錯誤率。我的老天鵝啊!怎麼不早說。 以下簡單整理幾篇研究 (上面我有的直接用翻譯軟體,語句不通順請見諒)最後小結一下,從來沒有想過字體會對語言學習有重大的影響,難讀的草寫體居然對記憶力的提升有幫助。(其實滿合理的,因為字的連結性變強)。我曾經呼籲過:不要用逐字母的方式測驗單字,這會降低流暢度,大幅減低學習效率。我在打英文字的時候有時候會下意識subvocalize每個字母,這是一個很糟糕的壞習慣,因為它大幅降低了連貫性。但我打德法文都不會,以上是不是很諷刺呢? 從今天起,我的任何筆記都要寫草寫體。喜歡的人也可以開始自己玩玩吧!

猜字?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

好像只有英語教學現場有這樣的場景,要你讀一個段落,然後有一個粗體字,接著題目問你What does XXX mean?出題者的意思應該是:假設你不會XXX這個字,然後要你從前後文「猜」出這個字「可能」是什麼意思?對於這種類型我其實一直黑人問號???1. 我本來就會這個字跟我是因為猜對而寫對答案這兩者有什麼區別?2. 所以這是不是變相鼓勵會的字不必多,只要猜對了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就可以掌握文章的脈絡?最近開始大量閱讀德文書籍有個非常深刻的感觸,母語閱讀和非母語閱讀有什麼差別呢?其中最大差異就是:母語閱讀的時候不會有生字,就算有那要讀多少才會遇到?有人讀中文書需要查字典嗎?不會吧?!不論中文書出現成語、片語、雙關語,你都還是無痛KO吧?! 但是讀外文書就很不一樣了,不論你多努力、學得字多多,就是常常需要查字典。而外語學到一定的程度後的確可以理解大部分的文章,舉凡新聞、報紙、雜誌、廣告甚至文學作品等,大部分都可以掌握作者的意思。但是如果去查不會的單字時很快就會發現,有時候就因為漏缺了那個字而將整段文章理解錯誤。上述現象正好就是卡在”intermediate plateau” [1] 的原因,就是被那個莫名猜字文化給誤導了。 常常有人問我說,我聽一些住在台灣的外國網紅節目能不能無字幕聽懂。我回答:大部分的情況都是,但偶爾還是有不懂的地方。而聽不懂的一大原因就是根本不認識那個字。不認識的字要怎麼聽懂?要猜嗎?那你怎麼知道你一定猜對?你是在買樂透嗎?猜對了又如何?以後就不用學這個字了嗎? 母語人士平均詞彙量是兩萬到四萬個詞彙之間。高階的非母語人士大約只會一萬個詞彙(要達到詞彙破萬很困難)。中階非母語人士大約會5000個詞。還不到母語人士詞彙量的一半甚至1/4那是要怎麼聽懂讀懂?5000個詞彙可是學齡前母語人士的程度耶,不信的人可以上網查。猜字真的是非常不必要的行為,遇到不會的字就是要查字典後學起來。[1] 意思是語言學到某種程度的流利會出現瓶頸,因為那個階段已經可以應付大部分日常所需,而很自然地停止學習新知。

先學詞彙再學其他的東西

去年的這時候我在做什麼呢?我經歷過一個低潮期,每天就只是打開串流平台把聲音調成德文,無腦刷劇。消沉幾個月之後,參加了公司活動,跟德國同事閒聊瞎扯一番,後來證明我德文還行XD離題了,想簡單做一些年度回顧。 有些時候學習順序的安排會大幅影響學習效果,例如先聽還是先說?先學文法還是先學字?經過這幾年實測,我可以簡單總結幾個要點 先學詞彙再學文法 先學詞彙再學說 先學詞彙再聽 先學詞彙再讀 先學詞彙再___(空格可自行填入) 我們來看個例子,教科書寫(1) -t, -al, -ail, -eil, -isme結尾的通常為陽性 (2) -ure, -ence, -ance, -sion, -tion, -té, -ouille, -eille, -ie, -ette, -eur 通常為陰性 好就這兩個公式。捫心自問,你才初學法文第一天,你記得起來嗎?當然記不起來啊? 為何?因為法文詞彙資料庫根本是0,一個法文字都不會怎麼知道有哪些結尾?根本鴨子聽雷,更搞不清楚了嘛! 但是今天如果我找一本超級無敵簡單的童書,慢慢查開始學一些字。我管他什麼性別什麼結尾,先跟著唸再說。la grenouille

Continue reading先學詞彙再學其他的東西

學語言要花多少錢?

你願意花多少錢學一門語言呢?這裡的學會我把它定義為能與母語人士對話以及讀大部分的外文書都不感壓力。(對照歐盟CERF B2/C1以上,不是考過這些考試喔!是真的具備這個架構下描述的能力)五萬?十萬?還是三十萬?還是連五萬都覺得太貴呢? 其實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超乎您的意料。大部分的人所花費的錢遠遠超過五萬塊。這怎麼可能?太貴了吧! 假設我們報名最便宜的推廣中心課程好了,我查了一下一期大約是6500上下,那麼一年兩期就是1.3萬元了。而這種課程通常進度不會太快,要學到B2+以上,至少都要四年左右(其實嚴重低估了)。這樣四年下來就花超過五萬了,還不包含教材費以及去考試的錢。 不理性消費其實我一直覺得語言課程是一種不理性的消費(決策)。理由如下: 如果把去上課的錢省下來,改買有翻譯本的外文書對照中文來看,一定可以大幅超越語言課程的成效。 前些日子我從德國訂購一些百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是我有興趣的題材,算下來8本書不過7000塊左右,我居然在螢幕前裹足不前。猶豫了好幾天我才下訂單。 如果要找老師上課的話,既然要花錢了就做到最好,每天都請老師來上課,而這老師必須通曉中文和外文。在這裡上課的目的是要大量類化母語和外語,其實和第一點的概念相似。一年假設300天,一天一小時的家教1000塊好了,那一年就是30萬,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在肯花錢且找到對的老師的情況下,這種投資一定值得。 小提醒不論要採用1還是2的前提都是要具備一點基礎語言的能力,如果你的外文已經相當不錯,那麼2是一個可以有效進步的方法,但缺點就是真的非常貴以及您一天要有超過兩個小時的時間可以用來學語言。

如何練習口說?為什麼你沒辦法說?

常常有人抱怨我們的語言教育忽略了說的能力,導致我們都不會說或不敢說。但老實說,這樣的觀察對也不對。要探究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來看一些例子。如何定義流利地說?以下是我個人的定義基本流利:能表達意見、獲取所需資源。白話一點來說,能解決大部分生活問題,不至於在國外餓死就是達成基本流利。非常流利:請注意!非常是個強烈而武斷的字眼,非常流利在我的定義就是母語能表達的外語就要能表達,而且很少犯錯。達到這樣的程度的人我們就可以說他近乎母語人士般流利。(在這定義下,敝人也沒有真正非常流利) 好的!如何達成基本流利?我們來舉個實例好了。題目:你有什麼興趣嗜好嗎?(來我們先用中文回答)答案:我喜歡運動、攝影和做菜。(非常棒100分)(接下來我們換到英文試試看) 假設我們只有國中程度的英文Q:Do you have any hobbies?A:I love sports, … and cooking. 看出問題了嗎?啊糟糕,攝影怎麼講,沒學過呀!對的,沒學過的字(詞)不會因為我多練習說就被創造出來,到頭來根本的問題在於詞彙根本學得太少就想要練習說。這樣不但不可能流利還會花費不必要的時間。研究指出要達到基本流利至少需要會5000個字(詞),這樣的量在台灣課綱是高中畢業才具備的程度。再來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因素就是母語是什麼會大幅影響學外語的速度(這好像是廢話),很多歐洲人也會說台灣人怎麼都不太會說英文呢?No offense!但我要來嗆,歐洲大部分國家的人母語都和英文有不少共通詞彙,但是中文確實是個很特殊的語言,中文和英文重疊的詞彙幾乎是0%,就算是外來語也是盡量能用意譯就不用音譯。這樣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假設歐洲國家一樣學5000字好了,問題是他用母語搞不好可以再補上3000字,那就8000字啦!8000字當然就可以流利了。不知道大家有沒看過一則漫畫,是在講人生起跑點不同,這就人生起跑點不同真實版!再來,中文和英文的邏輯也是大相徑庭,我們不只詞彙重疊率0%,邏輯重疊率也0%,那我是要怎麼流利? 好的!基本題練完了,我們來進階題題目:氣候變遷的影響是什麼?請舉例說明(一樣中文來一次)答:氣候變遷對環境、社會或經濟都產生不少影響。環境的變化造成生物多樣性降低、全球暖化及農業危害。(非常棒100分)(接著我們用台語講一次看看)有沒有發現其實已經有點小難,尤其生物多樣性要怎麼翻譯?不過整體來說應該是可以翻出正確的句子。(台語的部分我給自己90分好了) (接下來英文版)What ar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Please give examples.Climate change has a wide range

Continue reading如何練習口說?為什麼你沒辦法說?

為什麼你不該讀原文書?為什麼你不能輕鬆讀懂外文書?

首先,詞彙是評估語言能力的重要指標。那麼到底要會多少字(詞)才能讀懂一般普通的書籍呢?關於這個議題大部分的人會引用知名學者Paul Nation的研究5000 words allow you to understand about 98% of most ordinary texts (Nation (1990) and Laufer (1997)).注意,這裡說的是一般普通的書籍。但Nation在另一篇論文中指出如果是原文素材(給一般母語者看的材料),則需要8000~9000字。If 98% coverage of a text is needed for unassisted comprehension, then a

Continue reading為什麼你不該讀原文書?為什麼你不能輕鬆讀懂外文書?

世界左撇子日,語言小知識

8/13是世界左撇子日,藉此來分享語言小知識。 考慮以下兩句話 1. Turn right. (右轉) 2. I have the right. (我有權利) 咦?為什麼權利和右邊有關,難不成用右手的人才有權利? 先別著急再來多看幾個語言 德文:1. rechts abbiegen 2. Ich habe das Recht. rechts / Recht (Recht大寫因為是名詞) 怪哉,怎麼還是一樣 法文:1. Tourner à

Continue reading世界左撇子日,語言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