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劇學記憶力 (上)

連續在好幾部美劇中看到以下橋段當有人要準備標準化測驗時同事就過來幫忙,而他們怎麼做呢?就是一人找書中的題目提問受試者,如果受試者答錯,提問的人再給提示或公佈解答。這樣的過程就是充分利用記憶力形成的第三階段–提取(effortful recall)這有點像我們小時候同學互相背書的情景,但很可惜的是我們從來沒有這樣互相背完一整本書。應該不難想像這方法比自己閉門造車有效非常多倍。而這方法可以再改良,如果受試者答錯了,提問方應給提示並馬上翻到書中對應處給受試者看。受試者消化過後,隔一段時間(幾天)提問方再問相同的題目。

提升記憶力的方法-減少用筆

您在讀書時候是否有以下行為? 做筆記(讀書時候做的筆記,不是上課聽講寫的筆記) 劃重點 動筆寫很多次 您是否覺得這樣做很花時間而且知識根本進入不了長期記憶?若有這些狀況的話其實是正常的喔!2013年的研究發現上述三點都是極為低效的學習方式[1]。 然而究竟是為什麼呢? 如果我們問自己為什麼要做筆記,我們會得到什麼樣的答案呢?不外乎,我要讀書獲得好成績呀!當然,但是如果靜下心來思考,應該不難發現,做筆記不過就是把知識從A地抄寫到B地,然後呢?我們記起來了嗎?我們好像期待做筆記會讓我們記住該記住的資訊,實際上常常事與願違。而做筆記的機會成本多大?也就是我們做另一個選擇-不做筆記會怎麼樣?應該不難想像,寫字很花時間,如果我們不做筆記,在同樣時間下如果我們採用分散學習、自己口述所學內容等,一定會有更好的記憶效果。 讀書的時候,為什麼我們要拿著色筆東畫畫、西畫畫?我也不知道,好像很多老師會這樣教。這個現象其實是一種錯覺,當我們頻繁動筆的時候給人一種忙碌的感覺,讓我們獲得一種好像完成不少壯舉的「成就感」。但事實上忙碌不等於有效,在你畫完重點後闔上書本問自己讀了什麼,多數的時候我們根本腦袋空空。再者,畫線的書本就會讓人把目光不停集中在畫記處,正好就是所謂「見樹不見林」這種看不見全貌的糟糕方法。 當一個知識點記不起來的時候,我們是否曾動筆抄寫N次?會!但我們到底為何這樣做?我一次記不住,難到抄寫100次可以延長記憶的時間100天嗎?諸多經驗都告訴過我們不可能的。既然辦不到為何還要做?我也不知道,大家都這麼做。 一位會說50幾種語言的神人被問到學習方法時,他提到自己讀書時幾乎從不做筆記。他的理由如下:存到長期記憶的才叫知識。如果不能記住,那麼筆記再多再漂亮又有何用呢?這聽起來是很簡單的道理,可是還真的被我們給忽略了,我們好像對學習過程的產物更為執著,也更在乎付出多少時間,但卻徹底忘記了學習的目標就是新的知識要進入長期記憶,才能算是學會了知識。當需要講法文的鯨魚 = la baleine時,我們沒有設法記住她[2]反而在筆記本畫上美麗的插圖,寫上工整的字跡。我們到底是在做什麼呢? 解方:丟掉你的筆,採用分散學習、使用間隔複習軟體、反向問自己書中的內容。 [1]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With Effec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Promising Directions From Cognitive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

Continue reading提升記憶力的方法-減少用筆

認知負荷

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是指工作記憶資源的使用量。 資訊只有在首先被工作記憶注意和處理後,才能存儲在長期記憶中。然而,工作記憶的容量和持續時間都極其有限。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限制會阻礙學習。 若認知負荷很大,那工作記憶一下子就會被占滿,新的知識就無法進入長期記憶。而工作記憶只有少得可憐的量,且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因此,降低認知負荷是學習新知識非常重要的一環。一般初學者教材的編纂,即使是最簡單的例子,通常仍不符合以上原則,這樣造成學習者認知負荷太大,降低了學習效率以及徒增挫折感。 例子:(法文第一課)🧒:bonjour! comment ça va? (早安!你好嗎?)👧:ça va très bien et toi? (我很好!你呢?)認知負荷過重!是的,第一課就認知負荷太重了。為什麼?首先工作記憶只有很少很少的量,多少?5-9個單位。bonjour bon = 好jour = daybon = 陽姓形容詞jour 是陽性comment = howça = itva = goes (動詞要變六位)接下來還要記發音:bonjour!

Continue reading認知負荷

一直記不起來怎麼辦?

別急,先來看一些例子。1. the information (英) = die Information (德)2. die Tasse (德) = la tasse (法) =杯子3. die Bibliothek (德) = la bibliothèque (法) = 圖書館首先,一個懂英文的人,一定可以輕鬆記住第一個詞 die Information。因為除了發音不一樣以外,其他都一樣。而熟稔德文的人,也可以輕易記住第二個詞(連性別都一樣)。第三個就稍微有比較難,因為多了變音符號,以及拼法稍有不同。 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字記憶的難度不是等價的。但究竟是為什麼呢? 再來複習一下,記憶力三大要素。長期記憶的形成涉及以下三點: 編碼:和長期記憶做聯結

Continue reading一直記不起來怎麼辦?

記憶力冷知識

嚼食口香糖:咀嚼的動作可以讓血液流向頭部,讓記憶力獲得提升 眼球水平移動:讀書前水平移動眼球30秒,可連結左右腦,提升10%的記憶力 睡前15分鐘複習

為何成年人不擅長學習新語言

原文: https://bigthink.com/neuropsych/learning-new-language-adults/ 近期研究指出幼兒未成熟的前額葉皮質可能是他們較成人容易學習語言的原因 學習取決於兩個不同的記憶系統,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和非陳述性記憶(non-declarative memory)。 陳述性記憶描述了記憶具體信息(例如,事實和事件)。(大人所擅長) 非陳述性記憶描述了獲得技能和無意識或隱性知識、反應和習慣——比如彈鋼琴、害怕蜘蛛或提升球技。(小孩所擅長) 不幸的是這兩種記憶系統有時會相互競爭資源。 這和語言學習有什麼關聯呢?表面上看來,語言學習似乎是基於陳述性記憶系統,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語言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非陳述性記憶。但大部分語言的規律是基於一種機率分佈,而不是精確的規則。 成年人在學習一門新語言時,往往會依賴前額葉皮層。但當非陳述性系統起主導作用時,學習效率才能獲得提升。也就是說如果能關閉前額葉皮層,就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如何關閉前額葉皮質:研究顯示從事短時間的體力活動能減緩前額葉皮層的運作。設身處地感受語言將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常見的低效學習方法

原文:https://studentnews.manchester.ac.uk/2021/04/29/highlighting-doesnt-work-heres-what-does/ 節錄重點1. 在書上畫線:畫重點是常用的教學方式,也是很多人常用的學習方法,但2013的研究指出畫重點對學習不但無效,還可能有害。原因是無行中降低推理或連結的能力(見樹不見林)2. 做摘要筆記:可能稍微比畫線或重複讀來得有效,但也不是最有效率的。3. 重複讀誦:分散學習的效果比集中學習來得有效。(類似概念: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那什麼才有效?主動學習:意思是讀過內容後,闔上書本問自己學了什麼,然後再對答案可用一些工具幫忙如ANKI/Quizlet等。 總結:有效的學習法有兩個特質1. 違反直覺2.懶惰的大腦不喜歡對付第一個很簡單,把學校教的反著做第二個就有點困難,但或許可以這樣,當你做一件事已經熟練到不用思考的時候,那就得小心了,表示大腦進入節能模式,趕快把它叫醒,否則再下去就是退步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