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反三?學習常見誤區

前些日子看到網友分析了數學教科書編排的缺點,心有戚戚焉。以下節錄部分內容大部分的數學教科書前面會有非常基本的定理、公式等,而章節最後會有習題。書中的習題有一大部分是需要大量解題技巧才能破解,幾乎不可能只靠理解基本的定理就自行推敲出答案,有些題目甚至需要用到後面章節的知識才能理解。神奇的是這些較為困難的部分在教科書反而只有簡單帶過,甚至沒有解答。感到挫折的學生只能額外尋求資源,例如補習班、付出額外時間或金錢找資料研讀或請教其他有經驗的人等。有沒有很荒謬?越是困難的知識不是應該花越多篇幅解釋嗎?但教科書卻是越難的部分資訊越少?期待大家都能舉一反三? 回到語言教學現場,這個情況也不遑多讓,例如只交給學生5000字,卻期待學生討論環境問題。還有一種題型,從前後文推理出某個字是什麼意思。有更甚者,標榜只要會國中的詞彙就能講出流利的英文。以上有沒有既視感?這不就和數學教科書一樣嗎? 因為教學這樣設計,讓學生誤以為無法從基本知識舉一反三是學生自己的問題。(例如自己不夠聰明或不夠懂)。事實上正好相反,沒學過的知識是不可能自己憑空變出來的,沒學過的知識或技能天才也不可能會,不是嗎? 沒學過畢氏定理,怎麼知道一邊3一邊4,斜邊就是5。就算可行,那這個成功模式如何被複製?同理,如果沒有學過萬花筒這個字,那要怎麼自己把kaleidoscope推理出來?沒讀過沒學過的文句自己就能憑空造出來而且跟母語人士一樣流利?如果可行的話,那是不是考卷換成阿拉伯文也能滿分了? 總結:不會的知識不會憑空而得,對於學習語言來說大部分卡關的問題就是根本沒學過、沒讀過、沒看過那個字/詞/句。因此,設法擴充自己腦袋中的語言資料庫才是學習語言的當務之急。

多說就會進步?口說的瓶頸

有一部分的人主張,學習語言就是不要怕犯錯,多說亂說就是了,反正錯了有人會糾正你。從錯誤中學習,久而久之自然就會流利了。這一派的做法大致上是,比如學會了幾十個詞就開始到處找人瞎扯,亂拼湊出一些句子。然後錯了就等著別人來糾正。 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做法(除非你能請到一個每天願意聽你亂講的母語人士)。原因是口說的瓶頸不在於「不敢說」,而是因為「沒有能力說」。多說、亂說只能解決不敢說這個心理障礙,卻不能解決口說的根本問題–輸入太少而沒能力快速造出有意義的句子。 會有這個問題有兩大原因。其一,低估所需詞彙量。一個學齡前的母語小孩至少就會5000個詞彙。而一般的非母語人士需要很多年才能累積5000個詞彙以上。只有學齡前兒童的詞彙量卻被要求要討論環保、經濟等議題,那當然一個字都吐不出來,更遑論流利了。其二,非母語者累積的詞彙還沒完備就被要求要造句,甚至造長句,那麼很容易養成用母語逐字翻譯的壞習慣,反而造成錯誤的習慣不斷累積。大家應該都有經驗,錯的運動姿勢練習100次也不可能變成對的姿勢。同理,錯的句子造100句也不會自動變成對的句子。 那麼如何修正這個問題?方法其實很簡單1. 累積一定的詞彙量再來學句子/文法等,先學會1000個字再來學句子都不遲。2. 初學者不要自己造句,一律採用照樣造句,固定一個句子只抽換一兩個詞彙。3. 同2,不要逼學生造句(除非學生有相當程度)。游泳教練應該不會逼沒學過碟式的學生游蝶式,那為何語言教學者會要求學生做他本來就辦不到的事情? 當累積夠多的詞彙/句子資料庫,口說能力就會水到渠成。(才是大量練習的好時機)有一位Polyglot在學德文時不曾與人說話,第一次講德文就是上德國語言教學節目當來賓。一位語言學教授只是因為興趣每天固定閱讀德文小說,一次研討會上與人閒聊,對方卻問他你從德國哪裡來?由此可見口說的問題不是在於說,背後累積的知識量才是關鍵因素。 註1:這裡的說指的是造句或與人對話,如果說的定義是跟著錄音檔複誦那麼這個練習當然是需要的。註2:如果你不相信我說的,可以試著把日常生活中的中文翻成英文,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不會的詞彙、沒學過的句子比想像中的多太多太多了。

學語言要花多少錢?

你願意花多少錢學一門語言呢?這裡的學會我把它定義為能與母語人士對話以及讀大部分的外文書都不感壓力。(對照歐盟CERF B2/C1以上,不是考過這些考試喔!是真的具備這個架構下描述的能力)五萬?十萬?還是三十萬?還是連五萬都覺得太貴呢? 其實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超乎您的意料。大部分的人所花費的錢遠遠超過五萬塊。這怎麼可能?太貴了吧! 假設我們報名最便宜的推廣中心課程好了,我查了一下一期大約是6500上下,那麼一年兩期就是1.3萬元了。而這種課程通常進度不會太快,要學到B2+以上,至少都要四年左右(其實嚴重低估了)。這樣四年下來就花超過五萬了,還不包含教材費以及去考試的錢。 不理性消費其實我一直覺得語言課程是一種不理性的消費(決策)。理由如下: 如果把去上課的錢省下來,改買有翻譯本的外文書對照中文來看,一定可以大幅超越語言課程的成效。 前些日子我從德國訂購一些百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是我有興趣的題材,算下來8本書不過7000塊左右,我居然在螢幕前裹足不前。猶豫了好幾天我才下訂單。 如果要找老師上課的話,既然要花錢了就做到最好,每天都請老師來上課,而這老師必須通曉中文和外文。在這裡上課的目的是要大量類化母語和外語,其實和第一點的概念相似。一年假設300天,一天一小時的家教1000塊好了,那一年就是30萬,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在肯花錢且找到對的老師的情況下,這種投資一定值得。 小提醒不論要採用1還是2的前提都是要具備一點基礎語言的能力,如果你的外文已經相當不錯,那麼2是一個可以有效進步的方法,但缺點就是真的非常貴以及您一天要有超過兩個小時的時間可以用來學語言。

運用邏輯

有一位義大利人是這樣學習語言的:他找一本義大利文的書及其英譯本,或者反過來,兩本一起看,從中找出對應的地方然後慢慢學新字。這個方法我稱它「運用邏輯」。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運用母語的邏輯去類化另一個語言會怎麼表達意思。而翻譯人員已經幫我們做了這件事情,讓我們快速站到他們的肩膀上,也就是說我們不需要自己慢慢理解意思,直接大量對照兩個語言找出異同之處。 我看到有人舉過這個例子 Tous les êtres humains naissent libres et égaux en dignité et en droits.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free and equal in dignity and rights. 從這兩句話可以先分析,et出現了兩次,and也出現兩次果其不然,et就是and 這就叫運用邏輯。 這幾天購入二手德漢字典,隨意翻了幾頁就驚覺自己犯下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德文要直接對應中文不好對照,所以我一直以來都是用英文對照德文。這樣的確有不少好處,畢竟語言的邏輯很相似,沒有遇到太多挫折。但是我卻少考慮到,用中文來「編碼」會比英文快很多而且記憶力和理解力也無形中上升很多倍。才隨便翻翻幾頁找找字就覺得原來還可以再更快。 但是…

Continue reading運用邏輯

主動學習–實例介紹

古早的年代,連錄音帶都還沒發明的時候,一位加拿大人是這樣學中文的。 首先找一本教材,最後面有glossary (詞彙表)的那種,也就是書中附錄有中英詞彙對照,中對英或英對中。然後遮住英文的部分,問自己那個中文詞是什麼意思,對了就下一題,錯了就做個記號,隔天複習有做記號的地方。就這樣不斷重複直到全部記起來為止。 這樣的做法用到了哪幾個記憶力技巧?1. 提取:強迫自己回想看自己有沒有記起來,答不出來也要想。2. 間隔複習:不會的字明天再說。這兩個簡單的技巧其實已經做對大半的事情,果然這位老兄現在會說20語。 ————————–以下抒發情緒————————–鏡頭回到台灣教育現場,我一直有幾個疑惑1. 求學的時候為何沒有任何老師告訴我們要用提取?2. 重複盯著書讀很多次是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重複寫一個中文字十次幹嘛?明天再寫不行嗎?3. 一字不漏背幹嘛?你有因為這樣成為文豪嗎?4. 很多老師和家長好像很喜歡要求學生要在某個時間點背會東西,比如說今天沒背完就要怎樣怎樣啊!好像是那一刻有多神奇,一定要那個時間學會就會永遠記起來的樣子?

誰學得比較快?大人還是小孩?

我曾經預言過–有沒有可能我德文比英文還好。某種程度上,我還真的感受到這件事正在悄悄地醞釀。老實說,這樣心理是非常難受的,因為從小到大花了那麼多時間學習英文,居然輕易地被在成年之後才學的語言給打敗,但到底是為什麼呢? (再過不久我可能會發現我法文英文強也不一定) 其實這正是成年人學語言的優點,我學德文的歷程中接觸的材料幾乎都是新聞、部落格甚至一些嚴肅議題的報導或紀錄片。相反地,我學英文的時候是個小孩子,所以接觸的都是簡化版的材料。所以某種程度上,我很少累積英文的「嚴肅議題資料庫 」。 我們都知道學習語言要趁早,但是有時候我們忽略了另一個層面,小孩子學習的速度比大人慢而且小孩子對母語的掌握度不足,無法快速類化語言。 小孩子學語言快其實不是正確的觀念,小孩子學得是比成年人慢(很多)。成年人學語言其實只有一個缺點,應該也不難猜到,成年人無法複製完美口音,但其他任一層面成人都能輕易打敗小孩。